後來這台又送修拉 我暈去年五月才送過一次
不知道去哪裡 那就去這邊吧~
資料來源:內湖庄役所
找附近的停車場,剛好是醫院下面 有夠窄
車位小, 打開逃生梯門是太平間>_<
資料來源:內湖庄役所
「役場」即今「公所」之意。1916年2月23日,臺灣總督府臺北廳廳長加福豐次主持內湖庄地方役場落成(位於今內湖分局),此為「第一代」庄役場辦公廳舍。1930年,內湖庄役場會議室竣工。
1937年12月6日,「第二代」廳舍啟用(位於原內湖派出所,已拆毀),與庄役場會議室相鄰。此時,內湖庄境內交通是以第二代內湖庄役場為中心,向外擴張為放射狀路網,依此規劃可見此區在當時即為行政樞紐地帶。[2]
建築本體為加強磚造,外貼馬賽克與陶土面磚,並以洗石子裝飾。平面配置為長方形,原設三向入口。正立面山牆由下往上水平遞減,有仿牛眼窗三孔,窗邊布滿直條狀裝飾,搭配勳章圖案,另雨庇、柱腳造型亦細緻優美。由此特色可知為1930年代盛行之「藝術裝飾式樣」(Art Deco)建築。室內面積67坪,約可容納200人,建築內部採用大跨距屋架,提供寬敞空間。[3]
資料來源:內湖區公所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內湖在日據中期約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設置內湖庄,隸屬臺北洲七星郡管轄。具備庄之建置,乃建立庄役場,戰後改為鄉公所。所以庄役場是內湖地區發展史之見證與里程碑。於一九三五年前後建造庄役場的會議室,採用當時流行的建築式樣,至今保存尚稱完整。這座會議室座落在內湖老市街核心地區,高大的屋頂及入口立面,長期以來已經成為內湖民眾記憶中的一部分,在近代急速的都市發展過程裡,具有重要的意義。
內湖庄役場的會議室的平面為長方形,坐南朝北,格局方整,入口面臨內湖老街。其入口設在大山牆的中央,三角形的山牆上闢三個圓窗,周圍佈滿裝飾,其天際線呈階梯式造型,此為典型的20年代盛行的藝術裝飾主義特色。入口雨庇呈水平線條,兩側坐半圓柱,柱身以洗石子作分段式造型,有如石構造之縫隙。柱前有裝飾主義濃厚的矮牆。值得注意的是牆上使用網紋淺綠色釉面磚,不反光,這是當時開始運用的具有防空作用的國防色面磚。2015 年 9 月 20 日內湖公民會館在市定古蹟內湖庄役場會議室正式開館,館內以不定期辦理各項藝文展覽活動為主,不定期邀請藝術文化工作者、團體、社區等辦理藝文創作、藝文成果展示,供民眾免費參觀。
國家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後面是倉庫遺跡,比會議室的時間晚
早期建築還有鋼構,這完全是木造
因為鋼鐵都拿去二戰使用了
可以看到榫接的部分,完全不用釘子哦
倉庫都是一樣大的,剛好可以藏0式戰機
現存構造就是這樣囉,沒有屋頂
說這些是台灣檜木,不容易腐爛
最後,分享邦邦的愛心餅乾~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