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1.記得帶身分證件
2.沒有停車場,汽車請停附近的家樂福停車場 或 對面的京華城
大約二三周前 就預約導覽囉
導覽參觀介紹及報名須知
大門口的樂高積木,曬到都變形了
晚點看看是哪一棟
(推測應該是 組立工場)
先報名 拿到導覽機,導覽小冊,安全帽
打卡室這邊牆上貼的一些照片 來看看
蒸氣火車的時代
柴油機車時代
R0柴油機車
1956年,台鐵與美援顧問懷特工程公司為提升運能,研擬台鐵基隆-高雄間西部幹線號誌自動化計畫與西線機車柴油化計畫,預計自1957年起,配合第二期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分批採購柴油電氣機車,取代原本老舊之蒸汽機車。1958年,台鐵以1957年度美援公開招標10輛柴電機車,原本預期將由美國GM-EMD公司得標。未料最後竟由缺乏製造柴電機車實績的日立製作所以低價搶標,取得合約。原本台鐵寄望以日立製作所缺乏製造實績,作為不合招標規範之理由,尋求翻案;然而在美日政府外交壓力之下,最終還是已成定局。
然而進入製造程序以後,因日立生產之機車不合規範,傳出多起問題,致使生產期程受影響,交車期程延誤。1959年,日立製作所為補償台鐵,決定另外提供一批零件與增加兩輛R0型備用車給予台鐵;同年8月,第一輛試作車由日立製作所水戶工廠出廠,並以借出之名義給予日本國鐵。日本國鐵給予試運轉形式名「DF91-1」,配置於水戶機關區,於常磐線牽引準急列車作為試運轉一個月。1960年7月,R0型包含備用車12輛分兩批交付台鐵使用,同年9月5日起投入幹線上正式運轉。然而R4號因裝船準備運台時,因陸上50噸起重機事故,整台車摔壞變形,經日立原廠拖回整修後,延至次年1月底運台。R11則自動遞補為合約內的10輛車,R4則改為和R12一樣是備用車,並於1966年由台鐵以原車三分之一不到之價格認購,編入車籍。
本型車引進之初,臺鐵原形式名為R1;後來為統一車輛編號命名規則,於1961年7月變更為R0型。
一些老照片
總辦公室
守車外銷的照片
導覽囉
集合了這邊是刷卡室
沒有報名,就不能導覽哦
台北機廠 前身是台北機器局
關於 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
「臺北機廠」原稱「臺北鐵道工場」,建造於1930年代,涵蓋範圍廣達16.79公頃,由當時任職於臺北總督府鐵道部速水和彥先生所設計, 為臺灣第一座近代化鐵道修理工場,肩負臺灣火車維修、組裝、保養、修理等作業之重要場域,其歷史承襲自19世紀清代末期, 劉銘傳在臺推動洋務運動時建造的「臺北機器局」,迄今已為我國現存最具悠久歷史且規模完整的鐵路車輛修理工廠, 也見證了臺灣鐵路維修技術的發展脈絡,同時也蘊藏當年員工機器操作、鑄造、鍛冶與車輛之維修技術等無形文化資產;
民國103年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以下簡稱臺鐵局)為肆應鐵路現代化、資訊化變革的需求,將火車維修、組裝、保養、 修理等作業遷移至新建置之桃園楊梅富岡車輛機廠,而遺留之臺北機廠,目前僅做低度使用, 區內仍保存著許多鐵道工業之建造物、附屬設施、景觀以及相關機器物件。 是以,臺北機廠不論在建築歷史、交通發展、經濟產業史、勞工文化以及整體工業遺產等, 在在展現出臺灣獨特鐵道文化與場域精神,應予活化再利用,增進其價值;
文化部基此,於民國104年4月16日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公告指定臺北機廠為國定古蹟, 並擬定「臺北機廠活化轉型國家鐵道博物館園區實施計畫」,期望成立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 主要目的為保存臺灣各類鐵道珍貴之文化資產,奠基臺灣鐵道文化及維修技術研究,推廣鐵道文化體驗教育。 並以鐵道博物館園區為基礎,期能藉由串連分散各地之鐵道據點,從「單點」拓展為「線」而「面」, 使得國內鐵道文化保存得以有系統保存與推廣,重新連結與再現土地和人民的歷史記憶。
-----------------------------------------------------------------------
廠區有一些設施老舊,或是水泥有剝落的情形
園區請大家戴安全帽,避免被擊中
對了 旁邊有便利的設施 置物櫃,才取可以回收的置物櫃哦
全罩安全帽也能放得下
導覽時間
導覽機就是接收機哦
對了,刷卡室室用鉚釘結合的,非常堅固呢
如果要看鉚釘結合的另一個建築---你不知道的 西螺大橋 大戲院(有GPS座標)
歷史軌跡看這邊
人力巡道車
這是腳踏車+平臺推車
右邊是辦公室 有綠廊可以隔絕工場的噪音
綠色的圈圈是健身的裝置 以前,要甚麼自己做
孔明椅/薪火相傳
右邊辦公室 一樓二樓是完全不同的格調哦 一樓日治時期/二樓國黨時期
看出差別了嗎?
一樓有拱門 二樓沒有
重點還有這個 升降窗
跟以前藍皮普通車那個窗子 看起來一樣啊
48號門牌 日治時期 辦公人員走這邊
50號是工作人員走的
會客室
這邊以前是國防重要工業, 所有來這會客的都只能到這邊,不能再進去啦
以前常見的乘車標語
參觀另一間
日本人不習慣台灣天氣比較濕熱, 都會在進門時洗手 洗臉
這個就是升降窗了
別看這升降窗好像沒甚麼,窗子這麼大, 輕輕推就可以上下, 放手會停住
巧妙的設計,是因為內部有重鎚像電梯一樣,可以自動平衡
上面的鐵絲做甚麼用途?
第二張照片有答案
柴電工場
以前是訓練工場, 當時為了要訓練進來的工作人員從無到有
而後職業學校多了, 已經有基礎訓練了, 把訓練工場改成柴電工場
柴電工場舊照片
這邊地下水位高,每日必須先抽水,才能讓工作人員下去
同樣的柴電工場
有太子樓 除了增加照明 還有通風
這邊讓我想到 之前
八斗子的八尺門 碼頭--阿根納造船廠 右邊是柴電工場
視覺上的衝突呢~ 能協調的存在嗎?
電力工區 組立工場
修理電汽化火車 1935年建設有太子樓
組立工場舊照片
柴油客車
DR2102 2203 2303 2404
原先是用汽油的 因為汽油短缺停駛
而後全數改為柴油
這型車曾出現在支線上 只要一台就可以跑囉
推測改裝前是這個樣子 圖片來自:九州鉄道記念館のキハ0741>
1967-1971改裝 大更新 圓頭消失了
感覺像是修理車的俗稱的八卦台
但還是要查資料
平車啊
當兵最怕的就是上鐵皮,就是移防拉
所有的車輛都要放上火車,移到新地方去
上鐵皮, 下鐵皮 @@
CT273 載客用的 感謝網友指正確認極速可達100KM/HR
(30KM/HR可能是講騰雲號)
DTXXX 就是載貨用的囉 像這一台新北市藝文中心 DT675 or DT670
代用行李車代用行李車的歷史
本型車在臺灣鐵道史上的意義,不僅在於其跨越了客車與貨車,且使用與改造經歷之複雜程度幾乎是其他車輛無法相比,例如1950年左右的「鮮貨車」、1952年的「給養車」、1953年的18輛「傷兵車」,以及25ES10015工程宿營車等;25C10000型在臺鐵史上亦為舉辦巡迴展覽的常用車輛,例如1950年代的「反共抗俄」列車,以及CK101蒸汽機車修復後於1998年8月環島巡迴展示時的文物展覽列車均由此型車擔綱;晚近則經常作為行包列車、貨物托運之車輛。雖然曾經如此風光,但隨著車輛老朽化,數量持續減少,近年幾乎全面退出臺灣鐵路舞臺,且多數遭到拆解,僅數輛車留存並分散各地。
(給養車--行動廚房)
外銷守車
從泰國又運回來 軌距1000
外銷守車
泰國守車(在泰國國家鐵路局稱為 Brake van):為臺灣1964年出售泰國的貨物列車車廂,通常加掛於列車的兩端,裝設有手軔機與車長閥等設備,提供列車長值勤乘坐之空間。這批守車具相當特色,除車身設計前後都有瞭望臺外,左右兩側也有突出眺望窗,可以檢視列車運行的狀態。另外,服役於泰國期間的守車,更見證了各國文化不同的差異,從其車身的檢修紀錄觀之,是以泰國慣用的佛曆紀元表記,檢修地點也是以泰文的簡稱來寫。
泰國守車軌距為1,000mm,較臺鐵局現行的1,067 mm軌距小,車長為6,550mm、車寬為2,800 mm、高為3,236mm。
以前曾有的寢台車由來臥舖車 與EMU100
世界最初的「寢台座席可變電車」,亦是一款「晝夜兼行」的特急電車:白天可當一般座椅之特急列車使用,晚上則將座椅轉為三層寢台,作為寢台列車行駛,在世界鐵道史上有著開創性的意義。其開發背景主要是為了解決在需求大增的當時傳統寢台列車無法大量增結行駛,以及白天車輛閒置占用車庫空間兩大問題
583系的保存除了其本身在世界鐵道史上的地位外,其車內寢台設備,與臺灣1960年代二等臥車的內裝極為類似,可供臺灣民眾理解二十世紀中期臺灣鐵道臥車的歷史。
---------------------------------------
EMU100 以前號稱英國貴婦,但命運多舛
1981年頭前溪事件,整列自強號撞上闖越平交道的砂石車,掉入頭前溪,造成多人死傷
之後,車頭的配色就改成貓頭鷹了台鐵自強號頭前溪事故
日本捐贈的583系列寢台車
找到583寢台車晚上的樣子了, 這樣可以一窺全貌
圖片來源:http://photozou.jp
圖片來源:Freeml.com
怎麼把載客的車廂 變成臥舖呢?
底下有圖片解說
圖片來源:昼夜両用・583系寝台電車の変身シーン解説。。
最後に隣の寝台との仕切りを設定し、廊下と並行に整然と綺麗に3段寝台がセットされていきます。。
寝台幅は下段が一番広く、106cmも有ります。。
これは当時の客車A寝台よりも13cmも広くとても快適なものとされました。。
中段、上段は70cmですが、それでも当時主流の客車寝台は52cmでしたので、格段に居住性が向上し、583系は夜行列車が大人気だった当時、世の中の脚光を浴びる事になりました。。
-+-----很糟糕的翻譯在下面-------
最後,設置一個帶有下一個臥舖的隔板,一個三步軌枕將整齊地整齊地與走廊平行設置。 。
床底寬度最寬,為106厘米。 。
這比當時的乘客床A寬13厘米,非常舒服。 。
中上階段是70厘米,但當時的主流乘用車床仍然是52厘米,因此可居住性得到顯著改善,當夜間列車很受歡迎時,583系列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
日後的動態解說裝置 很像鐵路號誌吼
其實有點小失望
原本期代會看到花車
SA4101天皇花車 SA4102總督花車 SA32820總統花車
圖片均來自:維基百科花車
工機工場
原動室
以前是燒煤產生蒸氣供全廠使用
原動室舊照片
模擬修理鐵道
以前是枕木 道釘就是必要的
換成PC枕木後, 道釘就變成就是鋼扣了
照片實在太多, 一部份轉到下篇囉
延伸閱讀:
[分享]拼火車 臺北機廠職工生活展 Exhibition on Worker Life at the Taipei Railway Workshop
[景點]台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快閃遊(上篇)The Taipei Railway Workshop museum at Taipei 1 of 2
[景點]台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快閃遊(下篇)The Taipei Railway Workshop museum at Taipei 2 of 2
1.記得帶身分證件
2.沒有停車場,汽車請停附近的家樂福停車場 或 對面的京華城
大約二三周前 就預約導覽囉
導覽參觀介紹及報名須知
大門口的樂高積木,曬到都變形了
晚點看看是哪一棟
(推測應該是 組立工場)
先報名 拿到導覽機,導覽小冊,安全帽
打卡室這邊牆上貼的一些照片 來看看
蒸氣火車的時代
柴油機車時代
R0柴油機車
1956年,台鐵與美援顧問懷特工程公司為提升運能,研擬台鐵基隆-高雄間西部幹線號誌自動化計畫與西線機車柴油化計畫,預計自1957年起,配合第二期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分批採購柴油電氣機車,取代原本老舊之蒸汽機車。1958年,台鐵以1957年度美援公開招標10輛柴電機車,原本預期將由美國GM-EMD公司得標。未料最後竟由缺乏製造柴電機車實績的日立製作所以低價搶標,取得合約。原本台鐵寄望以日立製作所缺乏製造實績,作為不合招標規範之理由,尋求翻案;然而在美日政府外交壓力之下,最終還是已成定局。
然而進入製造程序以後,因日立生產之機車不合規範,傳出多起問題,致使生產期程受影響,交車期程延誤。1959年,日立製作所為補償台鐵,決定另外提供一批零件與增加兩輛R0型備用車給予台鐵;同年8月,第一輛試作車由日立製作所水戶工廠出廠,並以借出之名義給予日本國鐵。日本國鐵給予試運轉形式名「DF91-1」,配置於水戶機關區,於常磐線牽引準急列車作為試運轉一個月。1960年7月,R0型包含備用車12輛分兩批交付台鐵使用,同年9月5日起投入幹線上正式運轉。然而R4號因裝船準備運台時,因陸上50噸起重機事故,整台車摔壞變形,經日立原廠拖回整修後,延至次年1月底運台。R11則自動遞補為合約內的10輛車,R4則改為和R12一樣是備用車,並於1966年由台鐵以原車三分之一不到之價格認購,編入車籍。
本型車引進之初,臺鐵原形式名為R1;後來為統一車輛編號命名規則,於1961年7月變更為R0型。
一些老照片
總辦公室
守車外銷的照片
導覽囉
集合了這邊是刷卡室
沒有報名,就不能導覽哦
台北機廠 前身是台北機器局
關於 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
「臺北機廠」原稱「臺北鐵道工場」,建造於1930年代,涵蓋範圍廣達16.79公頃,由當時任職於臺北總督府鐵道部速水和彥先生所設計, 為臺灣第一座近代化鐵道修理工場,肩負臺灣火車維修、組裝、保養、修理等作業之重要場域,其歷史承襲自19世紀清代末期, 劉銘傳在臺推動洋務運動時建造的「臺北機器局」,迄今已為我國現存最具悠久歷史且規模完整的鐵路車輛修理工廠, 也見證了臺灣鐵路維修技術的發展脈絡,同時也蘊藏當年員工機器操作、鑄造、鍛冶與車輛之維修技術等無形文化資產;
民國103年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以下簡稱臺鐵局)為肆應鐵路現代化、資訊化變革的需求,將火車維修、組裝、保養、 修理等作業遷移至新建置之桃園楊梅富岡車輛機廠,而遺留之臺北機廠,目前僅做低度使用, 區內仍保存著許多鐵道工業之建造物、附屬設施、景觀以及相關機器物件。 是以,臺北機廠不論在建築歷史、交通發展、經濟產業史、勞工文化以及整體工業遺產等, 在在展現出臺灣獨特鐵道文化與場域精神,應予活化再利用,增進其價值;
文化部基此,於民國104年4月16日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公告指定臺北機廠為國定古蹟, 並擬定「臺北機廠活化轉型國家鐵道博物館園區實施計畫」,期望成立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 主要目的為保存臺灣各類鐵道珍貴之文化資產,奠基臺灣鐵道文化及維修技術研究,推廣鐵道文化體驗教育。 並以鐵道博物館園區為基礎,期能藉由串連分散各地之鐵道據點,從「單點」拓展為「線」而「面」, 使得國內鐵道文化保存得以有系統保存與推廣,重新連結與再現土地和人民的歷史記憶。
-----------------------------------------------------------------------
廠區有一些設施老舊,或是水泥有剝落的情形
園區請大家戴安全帽,避免被擊中
對了 旁邊有便利的設施 置物櫃,才取可以回收的置物櫃哦
全罩安全帽也能放得下
導覽時間
導覽機就是接收機哦
對了,刷卡室室用鉚釘結合的,非常堅固呢
如果要看鉚釘結合的另一個建築---你不知道的 西螺大橋 大戲院(有GPS座標)
歷史軌跡看這邊
人力巡道車
這是腳踏車+平臺推車
右邊是辦公室 有綠廊可以隔絕工場的噪音
綠色的圈圈是健身的裝置 以前,要甚麼自己做
孔明椅/薪火相傳
右邊辦公室 一樓二樓是完全不同的格調哦 一樓日治時期/二樓國黨時期
看出差別了嗎?
一樓有拱門 二樓沒有
重點還有這個 升降窗
跟以前藍皮普通車那個窗子 看起來一樣啊
48號門牌 日治時期 辦公人員走這邊
50號是工作人員走的
會客室
這邊以前是國防重要工業, 所有來這會客的都只能到這邊,不能再進去啦
以前常見的乘車標語
參觀另一間
日本人不習慣台灣天氣比較濕熱, 都會在進門時洗手 洗臉
這個就是升降窗了
別看這升降窗好像沒甚麼,窗子這麼大, 輕輕推就可以上下, 放手會停住
巧妙的設計,是因為內部有重鎚像電梯一樣,可以自動平衡
上面的鐵絲做甚麼用途?
第二張照片有答案
柴電工場
以前是訓練工場, 當時為了要訓練進來的工作人員從無到有
而後職業學校多了, 已經有基礎訓練了, 把訓練工場改成柴電工場
柴電工場舊照片
這邊地下水位高,每日必須先抽水,才能讓工作人員下去
同樣的柴電工場
有太子樓 除了增加照明 還有通風
這邊讓我想到 之前
八斗子的八尺門 碼頭--阿根納造船廠 右邊是柴電工場
視覺上的衝突呢~ 能協調的存在嗎?
電力工區 組立工場
修理電汽化火車 1935年建設有太子樓
組立工場舊照片
柴油客車
DR2102 2203 2303 2404
原先是用汽油的 因為汽油短缺停駛
而後全數改為柴油
這型車曾出現在支線上 只要一台就可以跑囉
推測改裝前是這個樣子 圖片來自:九州鉄道記念館のキハ0741>
1967-1971改裝 大更新 圓頭消失了
感覺像是修理車的俗稱的八卦台
但還是要查資料
平車啊
當兵最怕的就是上鐵皮,就是移防拉
所有的車輛都要放上火車,移到新地方去
上鐵皮, 下鐵皮 @@
CT273 載客用的 感謝網友指正確認極速可達100KM/HR
(30KM/HR可能是講騰雲號)
DTXXX 就是載貨用的囉 像這一台新北市藝文中心 DT675 or DT670
代用行李車代用行李車的歷史
本型車在臺灣鐵道史上的意義,不僅在於其跨越了客車與貨車,且使用與改造經歷之複雜程度幾乎是其他車輛無法相比,例如1950年左右的「鮮貨車」、1952年的「給養車」、1953年的18輛「傷兵車」,以及25ES10015工程宿營車等;25C10000型在臺鐵史上亦為舉辦巡迴展覽的常用車輛,例如1950年代的「反共抗俄」列車,以及CK101蒸汽機車修復後於1998年8月環島巡迴展示時的文物展覽列車均由此型車擔綱;晚近則經常作為行包列車、貨物托運之車輛。雖然曾經如此風光,但隨著車輛老朽化,數量持續減少,近年幾乎全面退出臺灣鐵路舞臺,且多數遭到拆解,僅數輛車留存並分散各地。
(給養車--行動廚房)
外銷守車
從泰國又運回來 軌距1000
外銷守車
泰國守車(在泰國國家鐵路局稱為 Brake van):為臺灣1964年出售泰國的貨物列車車廂,通常加掛於列車的兩端,裝設有手軔機與車長閥等設備,提供列車長值勤乘坐之空間。這批守車具相當特色,除車身設計前後都有瞭望臺外,左右兩側也有突出眺望窗,可以檢視列車運行的狀態。另外,服役於泰國期間的守車,更見證了各國文化不同的差異,從其車身的檢修紀錄觀之,是以泰國慣用的佛曆紀元表記,檢修地點也是以泰文的簡稱來寫。
泰國守車軌距為1,000mm,較臺鐵局現行的1,067 mm軌距小,車長為6,550mm、車寬為2,800 mm、高為3,236mm。
以前曾有的寢台車由來臥舖車 與EMU100
世界最初的「寢台座席可變電車」,亦是一款「晝夜兼行」的特急電車:白天可當一般座椅之特急列車使用,晚上則將座椅轉為三層寢台,作為寢台列車行駛,在世界鐵道史上有著開創性的意義。其開發背景主要是為了解決在需求大增的當時傳統寢台列車無法大量增結行駛,以及白天車輛閒置占用車庫空間兩大問題
583系的保存除了其本身在世界鐵道史上的地位外,其車內寢台設備,與臺灣1960年代二等臥車的內裝極為類似,可供臺灣民眾理解二十世紀中期臺灣鐵道臥車的歷史。
---------------------------------------
EMU100 以前號稱英國貴婦,但命運多舛
1981年頭前溪事件,整列自強號撞上闖越平交道的砂石車,掉入頭前溪,造成多人死傷
之後,車頭的配色就改成貓頭鷹了台鐵自強號頭前溪事故
日本捐贈的583系列寢台車
找到583寢台車晚上的樣子了, 這樣可以一窺全貌
圖片來源:http://photozou.jp
圖片來源:Freeml.com
怎麼把載客的車廂 變成臥舖呢?
底下有圖片解說
圖片來源:昼夜両用・583系寝台電車の変身シーン解説。。
最後に隣の寝台との仕切りを設定し、廊下と並行に整然と綺麗に3段寝台がセットされていきます。。
寝台幅は下段が一番広く、106cmも有ります。。
これは当時の客車A寝台よりも13cmも広くとても快適なものとされました。。
中段、上段は70cmですが、それでも当時主流の客車寝台は52cmでしたので、格段に居住性が向上し、583系は夜行列車が大人気だった当時、世の中の脚光を浴びる事になりました。。
-+-----很糟糕的翻譯在下面-------
最後,設置一個帶有下一個臥舖的隔板,一個三步軌枕將整齊地整齊地與走廊平行設置。 。
床底寬度最寬,為106厘米。 。
這比當時的乘客床A寬13厘米,非常舒服。 。
中上階段是70厘米,但當時的主流乘用車床仍然是52厘米,因此可居住性得到顯著改善,當夜間列車很受歡迎時,583系列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
日後的動態解說裝置 很像鐵路號誌吼
其實有點小失望
原本期代會看到花車
SA4101天皇花車 SA4102總督花車 SA32820總統花車
圖片均來自:維基百科花車
工機工場
原動室
以前是燒煤產生蒸氣供全廠使用
原動室舊照片
模擬修理鐵道
以前是枕木 道釘就是必要的
換成PC枕木後, 道釘就變成就是鋼扣了
照片實在太多, 一部份轉到下篇囉
延伸閱讀:
[分享]拼火車 臺北機廠職工生活展 Exhibition on Worker Life at the Taipei Railway Workshop
[景點]台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快閃遊(上篇)The Taipei Railway Workshop museum at Taipei 1 of 2
[景點]台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快閃遊(下篇)The Taipei Railway Workshop museum at Taipei 2 of 2
留言
張貼留言